丹砂著根谩尔传,脂泽酿黍计已拙。上一句是什么?

一文知千秋192025-04-22 10:40:35

诗词原文

题牡丹

唐·齐己

丹砂著根谩尔传,脂泽酿黍计已拙。上一句是什么?

丹砂著根谩尔传,脂泽酿黍计已拙。

别有玉盘承露冷,无人起就月中看。

作者及朝代

作者:齐己

朝代:唐代

作者简介

齐己,晚唐五代时期著名诗僧,字得生,晚年自号衡岳沙门,他自幼家贫,但聪颖好学,六岁便能作诗,成年后,他遍游名山大川,广交文人墨客,诗名远播,齐己的诗风清丽脱俗,尤擅长五言律诗,对后世影响深远,他的诗作多反映自然景物和佛教思想,也有不少抒发个人情怀和人生哲理的佳作。

译文

丹砂虽然被传说能滋养牡丹的根部,但那只是徒有虚名;用脂泽和黍米酿酒来滋养牡丹,这样的计策更是笨拙,另有一种牡丹,如同玉盘承托着清冷的露水,静静地绽放在月光下,却无人起身去欣赏它的美丽。

释义

丹砂著根谩尔传:丹砂(一种红色矿物,古人认为有养生功效)被传说能滋养牡丹根部,但这里用“谩尔传”表示这只是虚妄的传说。

脂泽酿黍计已拙:脂泽(化妆品)和黍米(酿酒原料)被用来酿酒滋养牡丹,这种做法显得笨拙无效。

别有玉盘承露冷:另有一种牡丹,如同玉盘般美丽,承托着清冷的露水。

无人起就月中看:在月光下静静绽放,却无人起身去欣赏。

赏析

这首诗以牡丹为题,但并非单纯赞美牡丹之美,而是借牡丹之名,抒发了一种超脱世俗、淡泊名利的情怀,首句“丹砂著根谩尔传”便以否定的语气,打破了世人对于牡丹滋养之法的迷信;次句“脂泽酿黍计已拙”进一步讽刺了那些试图用世俗手段来滋养牡丹的愚蠢行为,后两句则笔锋一转,描绘了一种高洁脱俗的牡丹形象,它在月光下静静绽放,无人欣赏却依然自得其乐,这种境界正是诗人所追求的。

创作背景

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齐己的佛教信仰和人生经历有关,作为一位诗僧,齐己对世俗的繁华和名利有着超脱的看法,他通过描绘牡丹这一形象,表达了自己对世俗追求的否定和对高洁境界的向往,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牡丹的过度追捧和迷信,以及诗人对此的批判态度。

文章下方广告位